“老臣杨轩参见吾皇万岁!”
奉天殿前的广场上,只有杨轩的声音在回荡。
各部大员的目光此刻都在杨轩的后背上。
尽管他们心中很不情愿,但镇国公就站在他们面前,这不是假的。
同时,他们也对自己接下来的命运感到担忧。
镇国公可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啊!
“老国公快快免礼!”朱见深说道。
“来人,快给镇国公看座!”
作为年纪比大明朝还要大上五岁的洪武朝老臣,在这种场合上,哪怕朱见深是皇帝,也要给对方面子。
更何况他还是一个手无实权的皇帝。
在百官看来,皇帝对于镇国公的态度属实是有些“讨好”。
要知道,几年前,镇国公可是和朝廷闹得挺不愉快的。
不过在有些人看来,皇帝此举八成是因为他们这次太过分了,才把镇国公给请了过来。
借助镇国公的威势来压制百官。
使朝局稳定下来。
皇帝太小了,手中又没有实权,不如此,怕是无法安稳度过成长期。
皇帝也不怕请镇国公再入朝堂会使其一家独大,毕竟镇国公太老了,而皇帝还年轻,有的是时间熬死镇国公。
等镇国公老死了,皇帝也长大了,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。
不怪百官会有这样的想法,毕竟这样对皇帝是最有利的。
事实上朱见深也确实想到了这一点。
不过是作为一个皇帝的本能想法。
朝中百官争权夺利,结党营私,国事陷入停滞,已经有了朝党争发展的趋势。
而且民生也受到了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