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昭武二十一年(贞观元年),四月初八。
高句丽王城内外,锣鼓喧天,张灯结彩,热闹非凡。
这一日,乃是大唐王朝定国公戚继光之子、年轻的大唐王朝水师提督、平倭寇大将军戚安国平定倭寇四岛凯旋而归的日子。
已是花甲之年的定国公戚继光,在高句丽王城内一众大唐文臣武将的簇拥之下,亲自前往南浦港码头迎接儿子戚安国。
同一时间。
距南浦港不过数里之遥的高句丽海边小岛望江岛上,一个身着粗布麻衣的花甲老人,正坐在岛上的一座无碑孤坟面前一边烧纸,一边对着孤坟自言自语。
老人道:“龙象啊,我没记错的话,咱俩来这望江岛已经十九个年头了吧?”
“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啊,我记忆中的你,还是当年在龙城初见你时那意气风发,年少轻狂的样子;”
呵呵!
说着,老人自嘲式的干笑了两声,继续旁若无人的说道:“可铜镜中的我,却是已经满头白发,老得不成样子喽!”
“也不知道,往后的清明节,还能来此给你烧几次纸钱?”
“也罢,等到哪天嗝屁了,咱就让子孙在你旁边挖个坑把咱往里面一埋,也算是咱俩做个邻居了;”
“......”
不远处,一个约摸十三四岁的少年,一边看了看对着孤坟自言自语的爷爷,一边又忍不住手搭凉棚的往码头方向望去。
目光所及之处,一艘艘如同海上巨兽般的战舰正鱼贯入港,港口四周挤满了围观的人群。
少年的眼神中,既有羡慕,又有向往。
“三牙子,你也想去凑热闹?”
突然,不知何时出现在少年身后的老人,一脸慈爱的问道:“也想去看看那年少成名的戚将军?”
嗯!
片刻的迟疑过后,被唤做三牙子的少年咬紧牙关,用力的点了点头。
见状,老人那双已经有些浑浊、却依然坚定的眼神中,有一抹愧疚之色一闪而过。
紧接着,他拍了拍少年的肩膀,道:“想去看就去吧!”
随即,在少年惊喜的神色中,老人又自顾自的说了一句:“按照战船的进港速度,从望江岛赶到码头,正好能赶上戚将军的宝船进港。”
少年诶了一声,然后乖巧的搀扶着老人的手,道:“爷爷,来,我扶着你走!”
很快,望江岛上这一老一少的身影,便随着一脚深一脚浅的步伐,渐渐向南浦港码头靠拢。
午时时分。